我们不能不提出一个最简单的问题:1995年以后的十年里,国民经济增长1.38倍,但数以亿计农民工的工资几乎没有增长,那么多新生产出来的产品谁来消费呢?所幸,这种状况自2005年以来终于出现了好转的势头。
这并不像有的人所说的那样,是对计划经济的根本否定,而是兼用两者之所长,兼避两者之所短。对现在,有一个如何利用公有制为主体的优势,继续发挥计划经济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的问题。
叶:应该如何看待和对待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经济改革的影响呢?买:应该说,对于美国在全球范围推行新自由主义的政策,我们国家是有自己的立场和看法的。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大部分并且越来越多地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如果这个所谓规律能够成立,那么,人类处理信息的能力就不是越来越高而是越来越低。……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已创造自己的历史。不仅如此,由于上述情况的存在,商品货币关系也还要继续保存。
殊不知,我们看任何事物都应该看本质,如果我们认识到新自由主义的本质是反社会主义的,是反动的,那我们就不应该再犹豫了。曾在英国实现的自由法则注定要传播全世界。要层层落实责任,形成责任落实和压力传递的工作机制。
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管好账本是出资人监管的关键。四年来,国资委共制订发布了企业改制、产权转让、资产评估、业绩考核、财务监督等18个规章和80个规范性文件,地方国资委制定了1200多件地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总资产报酬率7.9%,比2003年提高2.9个百分点。
这几年国有企业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历次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系列重大部署,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加强管理,加快技术创新,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国有经济总量进一步增加,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国有企业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一)以组建机构、健全规章、落实责任为切入点,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
国资委要严格按照《公司法》、《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各地国资委在这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经过努力,中央和省、市(地)三级国有资产监管组织体系基本建立,国有资产监管法规体系初步形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体系层层到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框架基本建立。(四)以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为重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由于经营者违规操作,造成巨额亏损和债务危机,在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下,我们指导企业积极与债权人沟通,制定和实施企业重组计划,最大限度地挽回了损失和影响,国内外舆论评价积极。要有一个好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近年来中央企业及其下属子企业的公司制改革步伐加快,公司制企业户数的比重由2002年的30.4%提高到64.2%。为加强中央企业风险管理与防范,我们在大量调查研究、总结企业风险控制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印发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引导和组织企业清理高风险业务,加强风险监控。
体制的变革激发了企业的活力。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是国有企业效益低下的症结所在,也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突破的重大问题。
同时我们积极探索和不断完善监事会制度,不断改进、提高监事会工作,积极探索监事会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审计监督相结合的途径和方式,切实加强出资人监管。2006年,全国国有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6.2万亿元,比2003年增长50.9%,年均增长14.7%。
首先,要坚定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毫不动摇地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一批中央企业精干主业、剥离辅业、压缩管理链条、强化财务管理,优化了资源配置,增强了核心竞争力。据不完全统计,省级以上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共选择认定了64家产权交易机构,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国有产权交易平台,国有产权交易普遍进入市场公开操作。初步测算,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44.7%。各地国资委也先后对所出资企业实行了业绩考核。
净资产总额为5.39万亿元,比2003年底增长49.7%,年均增长14.4%。推进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是我们这几年突出抓的一项重要工作。
针对中央企业行业分布过宽,部分企业主业过多、主业方向不明,资源配置不合理,资产运营效率不高等问题,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先后分七批核定并公布了153家中央企业的主业,积极推动中央企业的联合重组和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离办社会职能,促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六)以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为核心,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
中国华源集团有限公司和三九企业集团的企业重组工作,目前也在积极稳妥进行。针对中央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不规范的情况,我们按照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开展了国有独资公司建立和完善董事会的试点工作,努力实现出资人责任的有效落实。
第三,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遵循企业发展规律搞好国有企业。净资产收益率10.1%,比2003年提高5.1个百分点。要维护好所有者权益,对所监管的国有资产认真履行好出资人职责,该管的坚决管住,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资委成立以来,始终把中央企业财务监督和风险控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要切实加强管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不断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第二,要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截至2006年底,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为29万亿元,比2003年底增长45.7%,年均增长13.4%。目前市(地)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组建工作基本完成,全国大多数市(地)设立了国资委,没有单独设立国资委的也采取多种形式明确了国资监管机构。
与此同时,我们抓紧制定与《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相配套的规章制度。企业能不能搞好,与所有制没有必然联系。
长期以来,企业经营管理者基本沿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方式,与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机制存在差距。各地国资委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把好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的各个关口,推动了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工作的有序进行。出台了出资人财务监督的一系列部门规章,研究制订并下发了一批管理制度和规范,建立了企业重要财务事项备案监督制度,开展了企业财务预决算管理、财务动态监测、会计核算监督、经济责任审计、内部审计管理及中介财务审计监督等各项工作,出资人财务监督体系基本形成。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所确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国资委成立后,我们首先抓了机构完善工作。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最重要的是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四年多来的改革发展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十六大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所确定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是完全正确的。上缴税金1.4万亿元,比2003年增长72%,年均增长19.8%。
按照冶金、汽车、重大装备、商贸等21个业务板块,我们研究制订了《中央企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中央企业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的思路逐步清晰。有13家中央企业进入2006年公布的世界500强,比2003年增加7家。